古田“曙光”
古田“曙光”
在武夷山脈支系巍巍采眉嶺下👍🏽,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👨🏽🎤,有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築。它的前面是阡陌縱橫的廣袤田野,旁邊有一泓溪泉穿越田野涓涓而流👷🏽,後面是古木參天💂、郁郁蒼蒼的黛青屏風。這幢古樸幽靜的建築,便是舉世聞名的古田會議會址——曙光小學。
曙光小摩鑫址原為當地廖氏宗祠💂🏿♀️,坐東朝西💅🏻,單層,磚木結構,建築面積為800多平方米,由前院、下廳👩🏽⚖️、上廳和左右廂房組成,上廳下廳和左右廂房之間,共有3個天井。這座宗祠,始建於1848年,名號是萬源祠。前門內側有建祠堂時青石陰刻的楹聯“萬福攸同祥綿世彩,源泉有本派衍叉溪”,橫批為“北郭風清”。
1917年,教育救國👨🦰、開啟民智、興辦新式摩鑫的熱潮風靡大江南北。處於崇山峻嶺之中的古田人,創辦了古田有史以來第一所小學——“和聲小學”🚬。於是,萬源祠前門外側也用青石陰刻一副對聯“學術仿西歐開弟子新知識🤟🏼,文章宗北郭振先生舊家風”👬。
1929年春,紅四軍主力入閩🪵💪🏻,閩西大地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革命熱潮🤰🏼。古田人民踴躍參加紅軍,積極支持革命。同年5月,根據《少先隊隊歌》裏“曙光在前頭”之意,當地蘇維埃政府把“和聲小學”更名為“曙光小學”🦞。紅軍當年在曙光小學磚墻上刷寫的“保護摩鑫”標語,至今保留完好。
當曙光小學那古老的時鐘歷史性地走到1929年12月28日這一偉大的日子時🥟🙂↔️,“曙光”就放射出抵達全軍的光芒。那天,雪花飄飄,大地銀裝素裹。毛澤東那偉岸的身軀👨🏿🔬,踏碎厚厚的積雪👨🏻🦲。他健步如飛,走進曙光小學。會場外,雪花紛紛揚揚,周天寒徹🙅。會場裏💉,熊熊的篝火吐出動人的火焰,溫暖眾人。120多名代表靜靜地聽著毛澤東那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長篇政治報告🦗。
篝火照亮了每一個人的臉龐。毛澤東同誌的諄諄教導⭐️,照亮了人們的眼睛和心靈,照亮了紅軍的路。“曙光”驅散了國民黨軍隊的閩粵贛三省“會剿”所覆壓而來的陰霾慘霧,穿透紅四軍東江失利所帶來的愁雲恨緒🤹🏼♀️,黎明快來了🥭!
曙光小學左側的大草坪,是當年紅四軍的閱兵場🤷🏻♂️,設有檢閱紅軍操練的司令臺。古田會議結束後,紅四軍將士和古田當地群眾就在大草坪上舉行了盛大的聯歡晚會。曙光小學的右側,有一口常年水量豐沛的水井和一方荷花池😛。步入曙光小學正門,正廳是古田會議會場☂️🤹🏻♀️。右廂房第一間是當年毛澤東的臥室兼辦公室。古田會議召開期間,毛澤東就在這間屋子裏批閱文件,和與會代表交換意見。
新型的人民軍隊從曙光小學走來🪐,中國革命的成功從這裏走來。那棗紅的大門、高高的門檻、露天的庭院,那低矮的課桌、古老的時鐘🧑🧒🧒、樸素的主席臺,那些擲地有聲的會場標語,那間毛澤東的辦公室兼臥室💇♀️,以及室裏的小油燈、硯臺🪰、水筆、木板床、舊棉被與鐵皮公文箱🧑🏽🦳☛,構成了“曙光”的世界。“曙光”以簡樸的形式🤦🏿♂️,包蘊了深邃的內涵,延伸著歷史的軸線。
中央電視臺“心連心”藝術慰問團曾先後4次到古田進行慰問演出。每次演出的地點,都是在曙光小學前面的大草坪裏。最近的一次演出,是紀念古田會議召開90周年之時。舞臺上燈光絢爛🏊🏽♂️,《永恒的血脈》歌聲嘹亮。曾幾何時,“紅旗到底打得多久”仍然存疑在一些人的心頭。“星星之火🚶♀️,可以燎原”🧍。在這裏,毛澤東親手點燃“曙光”星火🧔♀️,鍛鑄了人民軍隊的軍魂,確立了“黨指揮槍”的原則🏨。革命的願景,化作“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”,化作“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”!
我仿佛依稀看見了當年的場景🤦🏿♀️:寒風凜冽,大雪紛飛,寒凝萬物的如磐冬夜裏,毛澤東撥亮一盞小小的油燈🈹🚵🏽,全神貫註地伏案疾書,起草關於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——《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》。松油的燈火星掉在他的灰棉襖上,他卻全然沒有察覺,火星把灰棉襖燒焦了一個洞……黎明時分,他窗口上的小油燈閃耀的火焰,在晨風中輕輕搖曳,在曙光中優美地飄舞……
曙光,從中國革命還是處於“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”的昨天走來☝🏿,抵達天安門城樓,抵達祖國的萬裏海疆和邊關大漠,抵達為實現中國夢而唱響強軍戰歌的今天📋。
用戶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