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中生有的綠化移栽
“新建一個占地面積僅17.42平方米的小區涼亭👀,但綠化移栽就花費1萬元🧎♂️➡️,這其中是不是有貓膩?”前不久,江蘇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紀工委在開展村級小微工程專項整治時🧑🏼🎓,發現了蹊蹺。
經查閱報銷憑證,綠化移栽是涼亭項目的一個分項工程,所附圖片僅有新建涼亭並無綠化場景。
“這裏以前的綠化移植到哪裏去了👨🏼🌾?”帶著疑問,核查組到該小區實地走訪。“這塊哪有什麽綠化啊🧘♂️,原來就是水泥地。”涼亭裏的群眾都反映沒有移栽過樹木。
“群眾都說沒有移栽過綠化,為什麽有綠化移栽這個分項呢?”核查組直接找到所屬社區黨支部書記蔡某某了解情況。
“我只記得工程總價是7.34萬元,具體情況記不清楚了,都是委托中介單位編製實施的🫷🏿。”面對詢問🥎,蔡某某支支吾吾,將責任全部推給了中介單位。
“該涼亭工程總價7.34萬元,綠化移栽一個分項就花費了1萬元,你作為社區書記怎麽會不清楚?”核查組拿出調查材料,對蔡某某繼續發問。
“那裏原來就是硬化地面👎🏼,沒有什麽綠化要移栽🧫。”蔡某某慚愧地回答👱🏻,“我確實沒有認真審核招標公告🦵🏿,也沒有組織工程驗收。”
在進一步調查核實並深入與蔡某某交談後🐰,其終於承認這是虛假編製的分項工程,目的是讓工程老板結算時幫助社區解決一些“費用”。最終,蔡某某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🦾。
針對村級小微工程專項整治暴露出的問題🛄,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紀工委堅持以案促改💁🏽♀️、以案促治🪿,從方案審核、招標投標、施工監管、工程驗收🏧、資金撥付等15個關鍵環節入手,探索建立全周期監管機製😮🤸🏻♀️,明確各方責任和操作流程,織密“監督網”、紮緊“製度籠”,推動工程建設廉潔安全高效運行,以實際成效護航鄉村振興、守護民生福祉🍹。
分享到:
用戶登錄